《我的前半生》余热未消,而我却独对结尾那段台词“有些事情,只有在走开之后,才能慢慢体会到那些舍得的和舍不得的东西对你来说有多重要,包括多年以后我应该怎么面对和回应”感触颇深。
没错,人生如戏,当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虽道阻且长,但回头看看,那些坎坷与挫折不过是生活的必修课,每一段经历在成就更好自己的旅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过去八年的职业过往,虽兜兜转转,却始终没离“服务”二字,在我看来,服务可以分为三个层级,而我的前八年,有幸参与体验了前两个层级,或许,我将用余下的后半生去诠释演绎服务的第三层级。
服务第一层级 亲切、友善、接地气
2009年7月31日,那是我接受人生第一份工作的第一天,也是我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走进某大型商业银行的第一天。和电视剧里穿着体面的职业装出入气派的大楼接触着各种高大上人士的场景完全不同,一个与外界交流都隔着厚重玻璃,交谈需靠音筒传声,桌上放着成捆成捆不属于自己的现金,封闭的空间里处处弥漫着纸钞味道的三尺柜台才是我的工作场景,面对的不是《我的前半生》里薛甄珠那样的大妈,就是手握太空杯,脚穿运动鞋的大伯,能为了几毛几分钱跟你吵上半天,吵到你开始怀疑人生。
可每天身处如此崩溃的环境,也不得不笑对窗外,笑看风云。这就是某大型商业银行训练机制的高明之处,分分钟用现实教会你,想要看外面的世界,先把自己尖锐的棱角磨平;想要做更高级的服务,先把基础服务做好。没多长时间你就学会了嘴巴甜、露齿笑、拉家常、套近乎,碰到张口就想了解近期理财产品、如何办理银行卡、网上银行的客户,那是必须让他们透过冰冷的玻璃窗也能感受到你火辣辣的热情。从这里合格毕业,算是具备了服务最基本的素养,达到了服务的第一层级——亲切、友善、接地气,可别小看这几个字,脱离了它们,要想取得客户信任比你想象中嫁给国民老公还难。
服务第二层级 高效、专业、懂套路
到了省行,身处不同的岗位,接触不同的专业,服务就呈多元化了,但更多时候,你扮演的是中间人的角色,既要对内沟通协调各种关系,又要对外协助二级分行或支行对接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这时候你会发现,之前锻炼出的那股接地气的范儿发挥作用了,因为你能充分体恤理解基层行与客户的不易,换位思考后你会自然而然地用尊重、真诚的态度帮助他们共同解决问题,这一来二往一方面更好学习巩固了所在岗位的专业知识,锻炼出有效的执行力,另一方面又能深谙对内、对外交往的不同门道。在这里历练后,算是具备了服务较高一层次的素养,达到了服务的第二层级——高效、专业、懂套路,不服也别辩,出来混你迟早会明白。
服务第三层级 交人、交心、大格局
所谓交易,得先交际,所谓交际,得先交人,交人交心,方能交易。所以,建立在交易基础上的服务,终究到底还是为了多交朋友,江湖上行走,朋友多了路才好走。在不断扩大交际面,拓展视野的过程中,要试着让自己格局变大,做一个大气、豪爽又不失有趣,做事高效、果断又不拖泥带水的人。服务的这一层级——交人、交心、大格局,基本上升至与人交往的高层境界了,毕竟成大事者最终看做人。
谨以这8年来的一点心得体会献给即将踏上人生中第一个工作岗位的小鲜肉们,职业和岗位没有贵贱,珍惜有幸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尊重有幸经历的每一段旅程,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会感谢当时某一刻的自己,因为那时的你在细心观察,用心体验,这才成就了现在这个更好更受欢迎的你。